日本名家关口龙雄谈信鸽配对

前言:本文摘录自关口龙雄先生所著的《鸠偲嫟侦七十》(和鸽相伴的70年),此书是关口龙雄先生于生前在一次的聚会后赠送给笔者的。

  日本已故齿科名医关口龙雄先生,他是日本鸽界权威,也得到日本鸽界最为崇高地位的“鸽圣”雅号。他长期对鸽子(尤其是西翁系 )有深入研究并发挥到极致,简直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的事。他的鸽系不但在日本,同样在中国台湾也飞得很出色,很受欢迎的一个名鸽系。

  该鸽系新港蔡坤煌兄处在关口龙雄先生往生后,就将他的种鸽移到台湾,所以养得很多,同样也很发挥。坤煌兄的小舅子(是台北医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很不幸英年早逝)和我是高中情同手足的同学,所以坤煌兄我也称他为姐夫。蒙受到他的诸如照顾,顺在此谢谢他。

关口龙雄先生简介:

明治37年(1904年)1月11日生,昭和6年(1931年)日本大学齿科医学校,同14年齿科专攻科卒(毕)业。昭和22年日本鸠レース协会(信鸽协会,下用信鸽协会)创立,就任理事长(会长),昭和32年仍在日本信鸽协会,昭和46年获蓝绶褒受章,昭和54年勋四等瑞宝章受章,后任日本信鸽协会、日本学校保健会、日本学校齿科医学会等的顾问。

  在我们要谈关口龙雄先生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他鸽系的相关来龙去脉。

生产优良鸽子的方法

  种鸽的选择

  我们鸽友为了在比赛中能得到优良的成绩,首先第一件工作就是要选择好的种鸽,不论雌雄鸽均需有良好的血统,而且在比赛中能取得优秀成绩的更是重要的条件之一。

  大部分参加过长距离比赛后的雌鸽,因为过于疲劳,所以要其生育出优良鸽子是很不太可能的。为了要让其恢复疲劳,一般约要等待两三年的时间,这是有必要的。但是为了这样,那作为种鸽最佳的时期恐怕也已经过去了。

  比利时有名的爱鸽家包括席恩父子,从优秀的雄鸽生出来的雌鸽当中,挑选优美体型的优良鸽子作为种鸽,大都只做近距离的训练测试飞行而已。实行这个方法的鸽舍,即能够继续保有优美和优秀的鸽群。

  一、一般的交配的方法

  1)英国著名的爱鸽家霍士曼上校,根据比赛作出选手鸽的交配作了以下的叙述。这个方法是我们鸽友一般最常用的交配方法,同时也是一般除作育选手鸽外通用的。

  1.体型不同的鸽子交配的情形:

  a.用大型鸽和中型鸽的交配。

  b.用小型鸽和中型鸽的交配。

  c.如用大型鸽和小型鸽的交配方法是不可行的。

  2.体型相同的鸽子交配的情形:

  a.用羽色(翅膀颜色)不同的鸽子交配。

  b.如羽色相同的话,眼睛的颜色最好以不要相同的鸽子交配为宜。

  这个方法即使是一般的交配,我认为也是有其实用价值的。霍士曼另外又说,就作为一般的交配方法上,在小型鸽的配合上同样也有可以作出良鸽的情况。

  2)如果鸽舍中已确保具有优秀的血统种鸽,而且也拥有优秀比赛成绩的雌雄鸽交配的情况,但却一直无法提升预期的成绩,如下是可用的交配方法。

  这个时候可想象布鲁塞尔种被产出的过程。布鲁塞尔种是依安特卫普种(比利时北部城市)和韦尔维耶种(比利时东部城市)或是列日市种交配产出的鸽子。但这个交配出生的鸽子成绩并不是很好,成功的一个也没有。

  但是韦尔维耶的朱利叶斯.霍普曼是当时比利时有名的爱鸽家,他把安特卫普种和韦尔维耶种交配产出的鸽子,再和安特卫普种交配生出的鸽子,比韦尔维耶种大型但比安特卫普种小型,是属于中型,协调优良,而且比赛成绩优良又出色。

  这即是布鲁塞尔鸽,在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很盛行产这种鸽子。

  具有比赛成绩优秀的鸽子相互交配,但结果还是不很理想,我认为有必要用下面这个方法来交配看看。

  二、近亲鸽子的交配方法

  适合近亲交配鸽子的条件如下:

  1)身为种鸽的鸽子除了拥有优良的血统,其比赛成绩也是优良鸽子的必要条件之一。

  2)近亲交配到了第三代或是第四代的时候,其体型会逐渐变小、羽毛也会退化,和出现容易罹患疾病(即免疫力降低),这样的鸽子是不适合行近亲交配的。

  近亲交配的方法:

  1)前面所述霍普曼的交配法。

  2)比利时的爱鸽家锡尔恩·威克的交配方法,就是把血统最为亲密的双亲所生的鸽子,和非近亲但有才能的优良品种的鸽子交配,然后再把所生出的仔鸽再和更优良的不同品种的鸽子交配,这样经过两代的交配所生出来的鸽子,再回头和刚开始的同种类全部的鸽子进行交配。

  3)团体交配法(即是笔者现在的配合方法)。经过长期,关于继续进行近亲交配鸽子的配合方法,把鸽群分成2-3个团体,彼此互相交配的方法。

  例如:分成A团体(灰色系列),B团体((斑色系列-斑白),C团体(栗红色系列)等间互相进行交配的方法。

  笔者自1933年至今都同样在饲养西翁系列的鸽子。直到最近,才把同鸽舍的鸽子进行交配,现在继续着灰系统鸽优秀的血统是为A团体。

  在笔者的鸽舍,飞翔没有超过700公里的话就不留作为种鸽用。从栗色鸽子生出来的灰、斑色鸽,从灰色鸽生出来的优秀的灰斑色鸽子即为B团体,当然是飞过700公里以上的鸽子。再从这两个团体中选择种鸽来进行交配。

引种-育种面面观

 近年来,中国的赛鸽运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管是从引种到比赛的奖金都成为世界之最,让赛鸽的发源地比利时以及荷兰的赛鸽家们都望尘莫及!

  中国的战场越来越大,从而,起初的业余赛鸽爱好者很多都转向成为职业的赛鸽教练和育种家,但他们无论怎样都是为了同一个相同而单一的目的: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能够所向无敌!

  如何成为赛场上的佼佼者?想必这是每位鸽友所关心且致力去做的事情。

  每位鸽友都有自己对种、养、训的心得和其体系,可谓是100位冠军得主100种方法;可成功者的背后总是有着相似的地方,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也许在管理上有所不同,然而在育种和选种方面总是有着共同之处。

  引种

  不同的赛手所参加的比赛不同,在选择品系上因此各有差异。

  在欧洲整体上把比赛划分为5类:

  1.短距离(即速度赛100-300公里),如比利时短距离的经典赛事魁夫兰、拿永;
  2.中距离(200-400公里);
  3.全距离(100-500公里);
  4.当日归长距离(即一日长距离,500-700公里),如波治、利蒙治、亚精顿;
  5.超长距离(即隔夜赛,800-1300公里),如巴塞罗那、圣维仙、拿邦。

  大多数欧洲鸽友都有自己的偏好和专攻,比如盖比·凡德纳比专攻中长距离,里欧·赫尔曼专攻速度赛;凡布利安娜专攻长距离比赛,也有少数全方位的鸽舍如乔斯·托内等。

  他们在引种上面都会根据自己参赛的目标而去进行选择,往往所引进的鸽子和自己鸽系都有着共似之处。他们在同一个级别上的比赛基本都可以完成的基础上,再引进能弥补自己鸽系不足的地方。短距离的鸽舍永远不会去引进超长距离鸽系,超长距离鸽舍也永远不会去引进短距离或者短中距离鸽系, 如果有所引进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1.商业(由于某支鸽系非常流行,很多鸽舍不仅是尝试,更重要的是满足市场需求);

  2.全方位鸽舍(鸽主永远也不会用隔夜赛的鸽子去配自己短距离的鸽系,所引进的也只和自己相似距离的鸽系杂交,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3.准备转向不同距离的比赛(如清舍自己超长距离的鸽子,转向短距离比赛)。因为几乎所有的鸽系都有自己的“极限”和“特色”,它们是什么类型的鸽系和特性是通过很多代不断赛飞和培育而形成的。

  选择与自己鸽系有着血缘关系新生代的超级记录鸽或者种鸽的后代。很多鸽舍都不断寻找与自己鸽系有同血脉的超级赛将或者种鸽的后代再加入自己的鸽系,这样做不仅防止多重近亲在竞翔上的不足,与此同时,其它鸽系的优势又被巧妙加入进来。

怎样选择保姆鸽

一年一度的育雏即将开始了,鸽友们在育雏时大多会选择使用保姆鸽。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选择保姆鸽。

保姆鸽大家都知道,就是代替种鸽去哺育幼鸽,那么大家如何选用保姆鸽呢?有些鸽友会到鸽市去买,有些鸽友会随便在哪里要来几只随便配上,我倒认为保姆不是什么鸽子都能担当的。吃奶三分像,如果保姆质量不好,由它们哺育的幼鸽或多或少会和保姆有几分相像的,所以保姆鸽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保姆鸽是如何选择的。

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用保姆鸽,尽量都是由种鸽自己哺育的,但是一年就那么2个月左右的黄金育种期,不得已使用保姆。

我尽量选择自己家种鸽出的鸽子当保姆,而且还必须是经过公棚比赛考验的迟归或是在比赛中没有获得高位奖的鸽子,由它们来接替自己的父母鸽鸽蛋。这样的话,就算是吃奶三分像,毕竟都是一个血统,至少可以规避一些风险。

如果没有这样的鸽子,有条件的鸽友可以选择在自己常年交的公棚拍卖会上拍几羽,选择参赛费低一点的公棚去拍,选300-500名不是名家的获奖鸽,一般也就是公棚参赛费的价钱就能拍来,花不了几个钱;如果不想拍的话,可以在公棚买几只迟归,那就更用不了多少钱了。不要以为花钱买保姆不值得,在公棚能够生存下来,并在决赛获奖,虽不是什么高位,但也不见得不行,要是不行的话鸽主也不会花钱去交公棚。回来配完对第一孵当保姆,第二孵就出它们自己的小鸽子,然后选择体质强健的再交回当初拍它们父母的公棚,进奖的机会至少在七成,因为父母本身就是这个棚的赛绩鸽,会有一些优势的,说不定,在不经意之间黄金配对就诞生了!而且,引进鸽子还花不了多少钱,要是不行就当保姆了,何乐而不为?就算是迟归配,作出获奖鸽的例子也不少。

我基本上是不用打地方赛的鸽子做保姆,因为有用药的因素,鸽子体内的毒素不易排出,不如用公棚的放心。

在公棚拍鸽子当保姆,其实也是引进鸽子的一种方法,假如碰上了好鸽子,那你就赚大了。公棚的鸽子都是当年的幼鸽,还没有作育过,谁也不知道哪个好,我们大家引进种鸽其实都是在碰,谁也说不好能不能碰到好的。好鸽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来了碰到了,运气没来继续碰,有谁能真正看懂鸽子,其实全是在蒙。

参赛公棚如何作育幼鸽

这是一篇不少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往下写的文章,但我觉得还是要写,希望能有更多的鸽友阅读本文,让他们理性而务实地面对赛鸽运动中重要的一环——参赛公棚如何作育幼鸽。

当每年公棚前名次的鸽子产生并伴随高额奖金和荣誉而来,许多鸽友趋之若鹜,眼热,迫不及待地打听前名次的鸽友是什么品种的鸽子配什么品种取得的成绩,继而满世界地围绕前名次的鸽子寻找与之相同的品种,搞到前名次鸽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如获珍宝,加入种鸽行列,来年出幼鸽出赛,盲从。然而令我失望的是这一现象,越演越烈,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鲜有人会考虑深层次的问题,高位名次鸽是如何产生的?这也是很多鸽友家里鸽满为患,越养越多的原因。这个名血,那个上品,哪家鸽子往上数几代都有冠军或者高位成绩,但最终名血到了这一代为何在公棚赛场却总是败北,输掉比赛,输掉指定。当然这里牵涉到鸽友鉴别鸽子,以及饲养环节的能力高低问题(此问题不在这篇文章讨论范围),我相信这也是很多鸽友胜在起点,败在终点的原因。能让更多的鸽友用心和脑来养鸽,不随大流,出到满意的幼鸽,早日实现自己的公棚冠军梦,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不具备一定优势和特定品质的鸽子,基本和高位无缘,甚至归巢都难。这里的品质是指适应公棚赛的特点:早熟。现在的赛事竞争很激烈,参赛鸽必须是在300-500公里早熟品种,这是前提。

抗病能力强:参赛选手鸽家族免疫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选手鸽有没有机会参加这场比赛。公棚鸽子数量多,得病率和死亡率要普遍高于家养,很多鸽子没有抗体,根本没有机会坚持到最后,即使勉强不被淘汰,也会沦为陪吃陪喝一训就掉的角色。

速度:现在的公棚比赛,争分夺秒,有时候还要比鸽子的脚快,所以选送幼鸽要考虑速度。在挑选幼鸽中,要考虑到上代血统和成绩,同时甄别隐性疾病,很多“名鸽”本身几代都没有经过赛场检验,出的幼鸽也会是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雨。

年轻的种鸽、公棚参赛回来的鸽子应该是出公棚鸽子的首选。出幼鸽过程最好不要饲喂一些乱七八糟的补药,这是拔苗助长,让幼鸽通过自身健康成长,优胜劣汰。幼鸽隔离期注意观察选出健康、聪明、有个性的鸽子,它们也许就是未来之星。公棚鸽子区别于家养,要以杂交为主,眼砂要亮。

送交幼鸽时间也是门学问。正确计算比赛时间,阶梯式送鸽,考虑鸽子换毛因素,要避免二次换毛及大棚饲养群体感染影响比赛结果。家里没有应用成熟的鸽子,送交公棚得三思,陪太子读书的情况谁愿意?

有一部分鸽友参加多个公棚赛年年都有好成绩,有一点不可忽视,他们的鸽子在不同的天气都有高位成绩,缘由在于他们送交了适应各种天气的不同鸽子。不同地区地形、海拔等各不相同,结合各地区情况选送幼鸽也尤为关键。

朽棚飞出冠军不算新闻,百万金鸽输给草根时有发生。取长补短中尽力完善,搜寻全新赛鸽技巧,全靠个人悟性与努力,心动即手动,不定将来就把鸽子卖给了大户人家。

春季配对进行时——差异配

气温逐渐升高,一个月后将是北方鸽友们种鸽配对的高峰期,我也不例外,计划在2014年2月20日左右开始种鸽配对。种鸽现在已经全部用药整理完毕,开始饲料、保健品的调节,争取在种鸽配对前能达到最佳状态。经过前几年配对实验,计划这次配对采用差异配,现分享给鸽友,不到之处请鸽友指正。

2014年计划配对种鸽15对,其中主力种鸽8对,试用种鸽7对。因为2014年我第一次主要参赛地方特比,所以种鸽的配对需要十分谨慎。我将采用的差异配不单单是眼砂、体型或羽色,而是将种鸽雌雄分开后通过这几年后代成绩,出过赛鸽体型等综合分析后,采用的取长补短的方法进行组对。

首先考虑体型差异,2014参加的地方特比是三关综合分速累计的鸽王赛,分400、500、560公里三次比赛综合分速相加确定比赛成绩,而且是三关必须当日归巢才有资格算成绩,所以赛鸽必须要稳定和速度并存才有胜算。综合体型方面考虑体型大的配体型小的,长体型配短体型,骨架硬朗配肌肉发达的。

第二考虑眼睛差异,通常鸽友认为眼砂亮的鸽子飞速快,眼砂暗的飞得稳定,还有鸽友们经常使用的黄眼配砂眼。眼睛差异方面我将采用黄眼配砂眼,综合考虑一方眼砂浓密、暗沉的配另一方异色眼砂浓密、发亮的。

第三羽质方面,羽毛颜色因为手中种鸽有限,不可能达到我的预期想法,但是必须羽毛紧贴身体、薄而紧,将军条长而窄的配宽而短的。

下面,是我2014年具有代表性的四对种鸽配对:

一、198深雨点暗砂眼雄,本身公棚决赛13名,大体型较长,骨架硬朗,肌肉不是十分丰满,毛薄紧贴身,将军条尖而长,子代2013年包头爱亚卡普决赛385名。配对雌326灰亮黄眼雌,肌肉饱满短粗,毛薄紧贴身,将军条较宽。其本身公棚进奖,子代、孙代均有发挥。

二、145深雨点亮黄眼雄,体型偏长,肌肉饱满,羽毛较厚但贴身紧,本身公棚2关进奖。配对雌810深雨点暗砂眼,骨架硬朗,体型较长,羽毛薄紧贴身,子代、孙代多羽公棚进高位奖。

三、413雨点暗黄眼雄,大体型,肌肉饱满短粗,羽毛薄紧贴身,本身公棚2关进奖,子代多羽公棚高位。配对雌133灰中砂眼,体型偏大,骨架硬朗体型发长,本身公棚参赛得奖。

四、185绛亮黄眼雄,大体型,骨架粗硬,体型发长,羽质较粗,子代多羽公棚进奖。配对雌093灰暗砂眼,小体型,肌肉饱满,毛薄而紧,本身公棚进奖(326直女),子代多羽公棚进奖。

总体来说,种鸽配对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以前我给种鸽配对,总想成绩好的或血统最好的配在一起,往往事与愿违!不断总结经验,再多次试验,成绩也会相应提高的。

新年话配对

 几年的养鸽生涯,对于赛鸽比赛慢慢地摸索出一点东西来,那就是配对了。看似简单的配对,却是让天下所有的鸽友比较困惑的事情。因为每位鸽友棚中都会有不少好的鸽子,比如从国外引进的名家名血、鸽王或者冠军等等的名优品种,但当进入你的棚中之后,多数鸽友会给它们选自己家最好的鸽子配在一起,但往往有百分之五六十所出的赛鸽表现平平,甚至很不理想。也有少数的鸽友会把引来的鸽子研究一番,再给它们配对,并且取得不出的成绩,让自己的原有品种得到了升华。究其原因,本人与各位做一番探讨,就我个人对配对谈两点心得。

  (一)差异配:首先对你引进的鸽子特性应当做一定的考量。比如它是飞短距离的(100到300公里)之内的,或是中距离的(300到600公里),还是中长距离的(700到1000公里以上)。了解完以上之外还得看看引进鸽所在地域的地貌、气候温差、当地赛鸽的正常飞行风速。掌握了以上所谈到的几点后,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引进它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提高你现有品种的速度,还是想让它来担当你棚中的主力,或是改良你鸽种肌肉、骨骼、羽质或者耐翔性等等。总之引进鸽子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你会越玩越迷糊,永远玩不明白。像所有鸽友都明白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冠军配冠军不一定出的后代飞冠军,但冠军的祖上一定有冠军。

我们理清了引来的鸽种有着怎样的特点后,再来给它选配自己合配的鸽子组对,目的就是差异配。比如你的品种中距离快但短距离欠佳,或者你的鸽子耐翔性好,晴天或顺风差点劲,还有龙骨的高低、眼砂的粗细黄白亮暗、膀条的宽窄破风的好坏等等。目标就是让现有的组合得到互补,让它们的后代变得完美一些,在双方的弱势方面得到提升。

  (二)相像配:通过我上面谈过的差异配里面谈到的好多内容,下面我就不再重复了。相像配就是强强联手,让新的组合作出的后代超越它们的父辈先人,要有新的突破。可能好多鸽友会说那就让快的配快的,冠军配冠军,鸽王配鸽王,这样我想都会做,但冠军和鸽王毕竟有数,而且冠军你也得了解它的分速以及我上面所提到的一些议题。

我所要讲的相像就是比如同样是500公里冠军可以让飞山区的和飞平原的组在一起,这样可能让你新出的品种能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而斩获前奖。也有既是平原的冠军配在一起的、高风速的配在一起,或者同一场大羽数的前位高奖组在一起。这里所谈的相像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议题,总之是让你在配对之前要找出你所要配对的鸽子的重合处,也就是它们类同的地方,就像常说的,戈马力配戈马力,有血统的互配这样组合之后是让新生物有更好的延续。

对于广大的鸽友来说配对是个永久的话题,也是一科永远探索不完的学科。詹森老前辈几代人的毕身付出才培育了詹森品系,这需要有多大的毅力和志向才能做到成功。诸如我上述所谈的一些初浅看法与理论,还请各位鸽友批评指正,让我们沿着前人撒下的种子而耐得住这份寂寞,共同学习为赛鸽这项伟大的运动努力吧!

老生常谈:配对育种的三个阶段

春天到了,一年一季的种鸽配对育种又开始了,对于这个老生常谈话题,鸽友的回答不尽相同,手法千差万别,可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人以为种鸽配对育种期,大致要按三个阶段进行。

  一、选种调养阶段。种是本是源,选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包括种鸽的血统、赛季、家族史、基因遗传、个体条件等都是要考虑的,这里就不作表述,浅见的说一下什么样的种鸽不用。

  (1)在休息期,无辜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配对巢箱,缺少个性的雄种鸽不用。

  (2)掰开鸽子嘴明显可以看见气门,气门大红肿的,在喉门和上颚经常看到小白点,容易生病的不用。

  (3)雄鸽容易肥胖,身体重,龙骨太前挺,大条没有忍性,打开翅膀要用力拉,毛片不紧,尾羽不成一字形的不用。

  (4)雌鸽体型太小,后腰细而又单薄,蛋门成三角形的,龙骨前挺不够的不用。

  (5)种鸽在孵蛋见到人时,会弃蛋而逃,哺乳期产乳少又不会哺乳的不用。

  (6)种鸽配上对后,经常误入其它种鸽配对巢箱,搞得“鸡犬不宁”“鸡飞蛋打”的不用。

  要列举的还很多,但毎个人对种鸽鉴别标准不一样。什么种鸽能用?哪些种鸽不能用?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在有些问题上,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有一个定义的标准,只能靠个人的经验和感觉。

  种鸽调养,种鸽分棚后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息,平时喂得大多是清淡饲料,配对前必须把种鸽调养到一个最佳状态,就是健康有活力,又有激情,一触即发。近几年,对种鸽的调养,本人不用药物和保健品之类的东西,用了这些东西后,在鸽子体内残留毒素很难在短时内排泄掉,因为鸽子的内分泌和调节机能存在着差异,新陈代谢有快有慢,很难把控,弄不好就会影响鸽子的遗传,可能会使基因发生变异。所以对种鸽的调养,我只在饲料上做文章,营养多样化,适当喂些滋阴补肾的东西,比如把红枣,枸杞子碾成粉拌蜂蜜喂鸽子。

  判断种鸽是否健康有活力,有激情,从表象上去看,主要是看鸽子的眼睛、鼻子、口腔、羽毛、粪便、行为能达到自己的评定标准和要求。按照惯例,鸽子在配对前都要清理球虫、毛滴虫、呼吸道。好鸽子是不易生病的,因为好鸽子自身有很好的免疫调节功能,而且这个功能会遗传给下代,如果靠药物维持鸽子的健康,还能做种用吗?况且平常一个月或一个季度,都会用鸽药或用大蒜,醋,石榴皮粉清理毛滴虫、呼吸道和肠道,配对育种期大不必使用药物和保健品,只有自然健康才是健康。

  二、磨合调情阶段。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调养后,这个时候把雌雄种鸽放在配对巢箱,肯定是一触即发;可分三歩进行。

  第一步,种雄坐笼,入主为先。把雄鸽放进配对巢箱,单养3—5天熟悉环境,让种鸽有种占欲感,我是这里的“主人”。

  第二步,雌雄相望,亟不可待。三天后把雌鸽放进配对巢箱,中间用木栅隔开,让雌雄相望而不能接触,雄鸽看到雌鸽会咕咕的叫个不停,雌鸽会频频点头示好,这样连续两天,到了第三天把雌雄放在一起,即可配上。

  第三步,短暂分别,时隔三秋。配上对后的第三天,把雌鸽拿走,这时的雄鸽在配对巢箱里躁动难熬,不停的发出咕咕的求偶声,而在雌鸽棚里的雌鸽听到熟悉的声音,更是如饥似渴,两天后再把雌鸽放回配巢箱,雄鸽与雌鸽会频繁踩蛋,一直到下蛋。

  分三步走的原由,一是在配对过程中,往往是雄鸽主动,雌鸽被动,如果弄不好就会搞得头破血流;二是分棚重新配对后,有一个磨合期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三是种鸽配上对后,雌鸽的应激反应比雄鸽大,分三步走,就是要缓解这个反应。

  三、育雏选苗阶段。鸽子配对后,快的第五天就会产下第一枚蛋,晚些第七天产下第一枚蛋,从产蛋到幼鸽分棚阶段,必须严格把关。

  (1)种鸽下齐蛋后,孵到第三天,看蛋里的血丝,如果血丝细,动感没有力度的弃之。

  (2)蛋孵到第十二天,如果蛋里有三分之一的空壳 ,说明该蛋缺少羊水,小鸽发育不良的弃之。

  (3)蛋孵到第十七天,从破壳到小鸽出壳,超过十二个小时以上的弃之。

  (4)出壳的小鸽子肚脐收的不好,留有把柄或黑头的,蛋壳内有残留物和明显的血丝的弃之。

  (5)出壳的小鸽身上的黄绒毛不长不密的,三天之内头不能抬起挺直的,第七天两脚细小无肉不能带环的弃之。

  (6)幼鸽分棚后两天不会吃食,找水喝的弃之。

  (7)幼鸽30–35天不知道进出棚,40天不会跟群家飞的弃之。

  (8)幼鸽40天后肌肉弹性不好,身体重,翅膀僵硬,打开时要用力拉,上天飞两三圈马上落棚者弃之。

  种鸽配对育种是一个慢活、细活、技术活,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一套做法,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适用自己的都是好的,可行的必须坚持和完善。当然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也是提高自己和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但是与适用于自己的那套做法总是有差异的,所以要区别对待,不能生硬套用。在别人的经验里很多细节的东西,你也是无法学到的,弄不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只有在自己通过检验证明对了的,适用于自己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一年之计在于春,种鸽配对育种是一年之中的重中之重,它承载着鸽友的寄托和梦想,走好关键的第一步,需要实力,更需要做好做足功课,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育雏配对期送鸽友几点建议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之即来的是广大鸽友都要面对的春季育雏期。春生夏养秋竞翔,冬季休息还要琢磨来年新配对。春夏秋冬伴随养鸽人的四季轮回,我们的经验也在一天天实践中积累。下面把我个人的一些种鸽选择与育雏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注重个体,静看血统

万丈高台始于基石,我比较注重优秀个体的选择,不应以血统论英雄,更不能用一纸血统书来纸上谈兵,唯有经历实战的鸽子才是最放心的;当然有着家族辉煌史的优秀个体是我们大家追捧的目标。
二、目标明确,合适定位

养鸽配对,打特比,送公棚,首先自己要有一个理性的计划,根据自己鸽棚实际情况和自身经济条件来掌握,无论你是职业户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应理性为先,从而制定自己输赢可承受的范围。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赛方向,不要因为鸽子而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三、慎重调理,自然为上

调理鸽子,前期我喜欢自然制汰选,所有种鸽同等标准粗放养法,适应自己手法并保持充沛活力的鸽子为上选,屡次需要靠药物维持健康的鸽子可以考虑靠边站了。后期我喜欢给鸽子补充无刺激成分的多维类饮品,饲料营养根据实际来掌控。种鸽要求骨架硬朗,上手饱满轻盈,眼睛有神,眼砂透亮。
四、有目的配对与自由恋爱结合

关于配对是个扯不完的话题,各种模式都有成功的。我喜欢先按自己意愿选择体型相似配和同等距离的成绩鸽互配套特比主力;另有一部分自己心仪的优秀个体公母放一起自由恋爱结合配对,让聪明的鸽子自己找老婆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五、严挑细选与保持适当鸽群数量结合

作育幼鸽一定要严格筛选,即使再优秀的父母鸽,作出平庸鸽的几率仍然不低。首先把那些天生羸弱先天不足的淘汰,后期的要经过教乖路训等等淘汰。鸽子是群居性动物,必要的群势还得保持,即便要求得非常严格,但我想谁也不可能就养一两只鸽子去家飞的。适当的群势会增强鸽子的恋巢感,但要控制好密度,不可泛滥。小棚鸽友应控制在家飞20-30羽左右,至于职业户根据自己实际鸽棚容载率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