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一滴血”作用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严格的挑选种鸽,是每一位养鸽家的成功之道。如何挑选出优良的种鸽,如何应用我们的知识来指导我们进行育种,这就是我想要说的“一滴血”问题。

从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信鸽的遗传基因——染色体有40对(80条),幼鸽从父母辈鸽得到40条染色体,共同形成一个具有40对染色体的细胞,通过胚胎逐渐发育成长为幼鸽,其遗传基因有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当幼鸽成熟后,其遗传基因有一半传给下一代。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即生物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不同对的等位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存在于不同的配子中。也就是说这一半的遗传基因中含有上一代遗传基因的比例,只有通过科学的仪器进行检测才能得出,否则我们是根本无法知道的,而且这个比例数是千变万化的。

简单地说:种鸽从父母处得到各1/2的遗传基因,但在传给子代时其祖辈的遗传基因是通过自由组合后进行传递的,所以对孙代来说其得到祖父或祖母的遗传基因,不能用得到1/4来衡量。因此我们在育种过程中,要得到某一纯血鸽系是不太可能的,但要排除某一鸽系的血统也是做不到的,任何纯血鸽系都是相对的,更不能用几分之几来衡量信鸽的血统。也不能用父传女,母传子的交替遗传和隔代遗传来衡量信鸽的血统。

对于养鸽者来说,得到优秀的赛鸽是件容易的事,可以通过拍卖、公棚比赛去购买。但要得到优秀的种鸽却不是件容易事,优秀的赛鸽不一定是优秀的种鸽。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冠军鸽配冠军鸽,其子代不一定会出冠军鸽,但是冠军鸽的上代必定有冠军鸽。这就是“一滴血”的作用。

但是,如何使“一滴血”发挥作用呢?我认为种鸽要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去考虑。外在因素是看得见的性状,指的是羽毛的颜色、眼砂的属类(即是黄眼类、砂眼类、牛眼类)、咀喙的粗细、体形的大小、光脚还是毛脚、羽条的根数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形态构造特征,是看得见的性状。内在因素是看不见的性状,指的是受精率的多少、生长速度的快慢、生活力的强弱、导航能力强弱(即智商)以及什么基因型的遗传病等等。外在性状固然重要,但内在稳定性就更为重要了,上一代的这种性状能够在下一代的身上表现出来。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靠什么方式得到表现的呢?靠遗传规律。上一代的性状是不能直接传递给下一代的,必须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和性状发育的复杂的代谢过程。

从相对的性状上讲,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什么叫相对性状呢?对某一个性状具有的相对差异叫相对性状。如:黄眼与砂眼杂交,出得的子1代全是表现为黄眼,这两只杂交鸽子眼砂的属类即是相对性状。子1代全部表现为黄眼类,那就是在两只信鸽的杂交中,黄眼对砂眼是呈显性遗传,砂眼对黄眼类呈隐性遗传。子1代全部表现为黄眼类,砂眼没有得到表现,是否它就永远得不到表现了呢?不是的。在子2代中,砂眼类又会得到表现。在实践中,这种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鸽而异,因时而异。我所培育的“厦门1号”(成绩是03年放飞厦门800公里上海市冠军),眼睛为黄眼,其父母均为砂眼;将其配了一母鸽“汕头号”(01年放飞汕头1000公里上海市季军)黄眼,其父母均为黄眼;作出了“新安银箭”(06年放飞新安1000公里上海市亚军)眼睛为砂眼,而它的平辈中黄眼居多。

内在稳定性指的就是信鸽的遗传性,优良的种鸽一定要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我们常说的某某血统鸽系,其原因就在于他具备了优良的遗传基因,而这些优良的遗传基因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筛选得到的。我们在育种过程中就要选择那些具有优良遗传基因的信鸽作为种鸽,进行杂交和近交,通过竞翔筛选出一批精英,淘汰劣质基因,得到优质基因,再经过繁殖,使优质基因浓集,这样我们在下一代中得到优秀信鸽的可能性就大。前面所提的“汕头号”,其父亲“福浩645”(97年600公里浦东新区冠军),其祖母是“张掖456”(95年放飞张掖2000公里)。

“汕头号”直子:“新安银箭”(06年放飞新安1000公里上海市亚军)

“汕头号”直子:“无冕之王”(05年放飞北京1000公里上海市108名、密码输错,痛失亚军);

“汕头号”直孙女:“鸽王亚军”(08年藏金阁公棚预赛37名、决赛7名、鸽王亚军);

信鸽的育种只要选择好了种鸽,有那么“一滴血”,其后代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优秀的信鸽。通过不断地竞翔和筛选,保留那些具有优质基因的信鸽作种,我们就能不断的培育出优秀的赛鸽,取得优秀的成绩。

大胆使用公棚晚归鸽

鸽友送公棚的目的大多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飞在前面,为鸽主获得奖金和荣誉。然而,公棚给参赛鸽的机会只有一次,大多参赛鸽在名次满了后才飞回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晚归鸽。我愿结合自己多年的养鸽经历,与鸽友们一起探讨对晚归鸽的些看法。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造成参赛鸽晚归的原因,我认为大致有这么几种:

1、血统的问题。有些鸽子成熟早,有些鸽子成熟晚,要想在公棚飞得好,血统尤为重要。血统决定它的赛事级别,是适合参加300公里比赛,还是适合参加500公里比赛。在公棚比赛如果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飞在前面的鸽子一定会有好的血统。

2、自身条件问题。参赛的鸽子即使血统好,如果没有好的自身条件,也是飞不在前面的。特别是健康程度不好,它是不会在公棚取胜的。好种作育的子代也不可能个个都好,最好选择那些经过几代在公棚打拼,比较成功的鸽子作为基础血统。不妨选一些结构及各种条件优良,且在公棚因各种原因没有进入获奖名次的晚归巢鸽来做种,因为它们具备了吃苦耐劳和公棚粗放管理特点。

3、公棚选择问题。选择公棚必须了解它的参赛路线,看看属于山区还是属于平原。如果你把适合飞平原的鸽子放到山区,把适合山区的鸽子放到平原路线,结果可想而知。我想不管血统多么高贵逢赛必败,败是自己选错了公棚。有的鸽友认为自己的种鸽血统好,参赛不假思索,什么公棚都去送,那么取胜的希望就太渺茫了。优秀的血统并不都是万能的,特别是对参加公棚赛来讲。

4、不可预测的自然因素。参赛鸽有些在路途中躲避天敌,这也是许多参赛鸽晚归的原因。

要正确认识赛鸽晚归,认真分析晚归的原因。对那些血统好、自身条件好的晚归鸽要大胆使用,因为育种的模式永无定式,不是名次加名次等于名次。如果有定式,赛鸽就失去它的魅力了。我07年惠翔国际公棚37名、鸽王9名、团体亚军成员之一,就是06年辽宁盘锦捷威公棚的晚归鸽,配06年山西中信公棚的决赛6名所生,同时做出了山西晋宝翔公棚的鸽王1位和鸽王2位。从而建立我棚内一系能打公棚比赛,且很具实力的一路鸽子。

这是我对晚归鸽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以及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谨和鸽友交流。

分清近亲远亲界线

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类的生男生女是由男方精子决定的,原因是决定胎儿性别的基本因素是染色体。染色体神通广大,它决定生物的形态特征和个性特征。人的精子和卵子的细胞核里各有二十三对染色体,其中二十二对是决定身体一般性质和形态的,叫“常染色体”,另外一对是决定男女性别的,叫“性染色体”。精子的染色体分为x、y两种类型,卵子的染色体都是x类型的。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后,染色体又变成23对,如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xx)就生女孩,如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xy)就生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含有哪一种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不取决于女方的卵子,因为卵子中没有y染色体。科学家还研究证明信鸽雄性精子和雌性卵子的染色体的类型,正好与人的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的染色体类型相反,即雄性精子的染色体全都是x,雌鸽卵子的染色体既有x、又有y。

人类根据这一遗传学理论知识,对信鸽的育种采取了与人类相反的方法。国内外不少养鸽家采用了这种方法,育出了大批优良品种的信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二十几年来,我国不少养鸽家和赛鸽饲养新秀,己育出一批优良品种的赛鸽。不仅在超远程竞翔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引起世界瞩目,在短、中、长距离上,也大大提高了分速。但是,近几年来在信鸽杂志、书刊、互联网电子书刊中,发现在论述近亲、远亲等问题时,论点不同、说法不一。有的提法不够准确,词不达意;有的提法不够完善。有的认为,父女、母子、兄妹、姐弟、同父异母、同母异父鸽之间的交配是近血交配;而堂兄妹、表姐弟、叔父与侄女、舅父与甥女、外孙女、姑母与内侄鸽之间的交配是远亲交配。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划分不够完善会,使自己在育种和竞赛中走不少弯路。

众所周知,鸽友们对信鸽配对产生的亲缘关系,习惯用人类亲缘关系的称呼,这也是无法更改的。至于近亲、远亲的划分问题,我国《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含三代)为近亲,四代(含四代)以外为远亲。还规定三代以内,男女之间禁止结婚,包括三代以内直系血亲之间,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之间,旁系血亲与旁系血亲之间一律禁止结婚。因为近亲(含近血亲和近表亲)结婚生下的子女,往往先天性的痴呆或出现其它严重的生理缺陷和疾病,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整个民族的健康。

根据我国的历史习惯和我国《婚姻法》有关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以及民政部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先后作出有关司法解释,人类的亲缘关系主要分三个内容:

1.直系血亲:以自己为中心,长辈有父、母、祖父、祖母等,晚辈有子、女、孙子、孙女等。

2.旁系血亲:以自己为中心,分为两个旁系。一是姑表亲:长辈有父亲之兄弟姐妹(称伯父、叔父、姑母等),祖父之兄弟姐妹(称伯公、叔公、姑婆等),平辈有父亲子女之间兄弟姐妹(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晚辈有父亲孙子、女之兄弟姐妹(称侄儿、侄女)。二是姨表亲,长辈有母亲之兄弟姐妹(称姨妈、舅父等),外祖父之兄弟姐妹(称姨叔公、姨叔婆等),平辈有母亲子女之兄弟姐妹(称姨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晚辈有母亲孙子女之兄弟姐妹(称姨外甥、外甥女等)。

3.是近亲属:包括配偶(夫或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笔者以《婚姻法》三代以下(含三代)和四代以上(含四代)为近亲与远亲的分界线之规定为依据,结合信鸽育种中有关近亲、远亲等界线问题提出以下划分标准:

1.所谓近亲交配是指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雌雄鸽之间的交配。包括所指的直系血亲与姑表亲之间的交配和姨表亲之间的交配。长辈与晚辈、平辈与平辈交配都可以,只是不能超出三代。

2.所谓远亲交配是指直系血亲与四代以上的旁系血亲鸽之间的交配,以及四代以上的姑表亲和姨表亲之间的交配。长辈与晚辈、平辈与平辈交配都可以,只要是在四代以上即可。

3.所谓提纯(俗称回血)是指直系血亲雌雄鸽之间的交配。包括父配女、母配子、祖父配孙女、祖母配孙儿、包括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血缘关系。

4.所谓复壮(俗称回交)是指将一羽经过提纯的信鸽与一羽不同性别的其它优良血统鸽交配(俗称搭桥鸽)后,出的子代鸽又拉回来与一羽直系血亲的长辈鸽交配,从而达到既提纯又复壮的目的,多作缺什么、补什么而为之。例如种鸽以能归巢为前提,飞速慢但回归率高,可选配速度快的其它品种鸽;如果抗病能力差,选配抗病能力强的其它品种鸽,以此类推。

5.所谓杂交:是指将两系没有血缘关系的,但都经过提纯后的,四代鸽之间的交配,所产生的后代的方法,即为杂交。

6.所谓杂杂交:是指雌雄鸽双方都没有经过提纯,与之交配的方法。

主血选择与延续发展

一个鸽棚,如果没有自己的优秀主血鸽系,尤如得了软骨病,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如果棚中出现一路赛绩叠出的优秀血脉,不能抓住机遇,巩固延续发展其优势,机遇就会变成过路云烟,与你失之交臂。

养赛鸽,不但需要有悟性,还必须有点创造精神,要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趟出自己的路子来,不能一味地靠外引种鸽培育自己的赛鸽。引种的终极目的,在于吸取外来鸽精华,借鉴、改良、创新为我所用。不能老是抱着外来鸽的名字不放,在适当时机,要敢于打出自己的旗号。

世上所有好赛鸽的优秀竞翔特质、体态特征,均来自先天遗传。赛鸽育种的精髓,在于培育自己形成体系的种鸽群和赛鸽群。其真谛是,不断用自己培育的种鸽,作出比原来品质更高的赛鸽,做到长胜不衰。

立棚养鸽,当外引种鸽中出现了真正的优秀种鸽,那只是养鸽成功的开始,只有自己能创造性地不断育出优秀种鸽和高品质赛鸽群,并不断地在参赛中获胜,才是真正的成功。所有高明的养鸽者,他们总是把不断提高整棚赛鸽品质放在首位,不会躺在一二羽明星鸽上睡大觉。

纵观国内外所有名家,他们之所以成名,无外乎他们拥有两大法宝:一是他们棚内不断地有品质十分优秀的赛鸽参赛获奖;二是他们有高超的育鸽技巧,善于巩固、延续、提高本棚优异赛绩鸽的优秀竞翔特质。这二者,就如同鸽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参赛获奖者,都是在引种获得优秀种鸽基础上,百分之八十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凡能多年保持优胜的鸽友,其育种的重点,均以保持发展自己鸽棚内已连续做出优秀赛绩鸽的基础种鸽特性(即提纯保种)为主,不必刻意地去过度重视赛鸽的外观及羽色。只要保持基础主血种鸽的优秀竞翔特质的遗传,就可源源不断地育出优秀赛鸽。心中要牢牢切记,“育种是金”,只有弄懂育种原理,认识和掌握配对育种规律,才可随心所欲控制遗传。

保持鸽棚长胜不衰并且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选主血,选择做基础主血种鸽基本原则是:当自己的鸽棚内,出现有一对种鸽做出的子鸽,不断在参赛中连创佳绩,甚或连续出现最佳前名次鸽,并有优秀个体夺得冠、亚军。要想保持并延续该路赛鸽优秀赛绩的连续性,就要反过来确认该配对雄、雌种鸽的父母鸽上代,是否父系与母系都是出自血统优秀、赛绩杰出的基础种鸽。或者所预选主血种鸽的父母鸽本身,都是出自优秀血系鸽子代中的优异赛绩鸽。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种鸽的竞翔品质越好,下代参赛获胜的机会越多,所以,选择主血种鸽一定要把血统优秀摆在首位。我们前边已经说过,所有赛鸽的优秀竞翔特质,均来自先天遗传,把话说白了,就是血统对赛鸽的绝大部分竞翔优秀特质均有很多方面影响。任何一羽种鸽,如果没有优秀血统做基础,那是先天不足,任何人都无法弥补。

如何权衡引种是否成功呢?一般地讲,当发现自己鸽舍某羽赛鸽是优秀赛绩鸽,且同父母兄弟姐妹鸽,参赛成绩都很出色,不但同系鸽归巢入赏率高,而且很少丢失。反过来确认其父母鸽时,其优秀种雄母亲鸽的父鸽和祖母鸽,都是来自优秀血系鸽中的优异赛绩鸽;反过来说,其优秀种雌父鸽的母亲鸽和祖父鸽,也都是来自优秀血系鸽中的优异赛绩鸽,可基本判断引种成功。这样的两羽优异赛绩鸽,或优秀血系鸽相配,不但做出的子代鸽出现优秀赛绩鸽的机率高,且配得巧还会出现黄金配对。因为,这样的优秀种雄与种雌,符合养鸽前辈多年在育种实践总结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来自优秀血系的优异赛绩鸽作种,一般会在父系的第三代和母系的第四代,或母系的第三代和父系的第四代,产生类似最佳种雄或种雌的最优秀赛种鸽。”参赛实践也反复证明,凡是能够连续数代发挥的鸽族,追根溯源,其父系和母系的祖先,都是出自杰出的基础种鸽。凡经逆向确认,本棚出现的参赛优秀群体,确是来自优秀血统(血系)的优秀种雄种雌育出的,就要把它们中的具有优秀赛绩的个体保护、发展,使之成为本棚的主血种鸽,以便使自己鸽棚已出现的优异赛绩延续、发展、不断提高,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延续发展本棚主血,可直接借鉴鸽界前辈常用配对方法中的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子代选优近亲回血配、及堂兄(姐)妹(弟)、表兄(姐)妹(弟)旁系选优近亲回血配对法。从很多鸽友谈到的育鸽配对实践体验总结看,用这种近亲回血配对,延传主血方法的优点是:

一、不但能保证一个主血的特征特质遗传稳定,而且还不会影响下代参赛。

二、用这种在近亲个体中选优回血配对法,回交后选出来的优秀赛绩鸽,再去配另一羽同宗远亲优秀赛绩鸽,即远缘近亲杂交。不但所生子代体质会更好,能达到提纯复壮的效果,其子代中还会产生赛绩及做种更出色的优秀个体。如果能尽快从中发现其赛绩、育种综合素质超越其原始主血基础种鸽的优秀个体,对保持一个鸽棚主血的发展、提高、并对形成新的品系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主血选定后,以主血参赛群中发挥稳定、赛绩突出优异个体做基础种鸽,并以基础种鸽为轴,进行选优近亲回血配,能延续发展主血的优异特质。

近交信鸽的同系培育法

基因型不同的信鸽,经杂交后的杂种一代鸽,无论在生长势、生活能力、适应性、竞翔性能等方面,均比其双亲较优越的现象称为“杂交优势”。杂交优势表现在多方面,而且比较复杂。杂交优势有下列几个特点:1.杂交优势不是一两个性状单独的表现,而是许多性状综合地突出的表现,集中在鸽子的竞翔能力上。 2.杂交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相对差异和互补程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差异越大,所产生的优势也越大。 3.亲本基因型的纯合程度不同,夹杂交优势的强弱也不同。双亲的纯合度越高,杂交优势也越强。4.杂交优势只限于第一代。如再经杂交,其优势有些是会减退的。例如:有些冠军鸽就不一定会再产生冠军鸽。但是,有许多鸽友以杂交方法培育鸽子,其结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或是昙花一现而已。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原种鸽不纯,当我们用没有提纯的种鸽来作杂交时,其后代从外表上来看一定不整齐,亦即每羽鸽子之间在外表特征上看来差异很大,其子代群体的竞翔能力也不稳定,这时就应该停止杂交繁殖,应先提纯。第二是当杂交所育出的第一代,其外表较整齐一致,但其竞翔成绩也不理想时,这可能是原种鸽不合配,即是配合力的问题,此时就需要调整种鸽重新组配。因为到目前为止,对杂交优势的有无及其程度,还尚没有方法可预测出来,所以不得不采用以子代放翔法,来作两个纯系间配合力的度量。

在进行杂交时应注意,在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个纯系之间进行,所取得的杂交优势,要比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纯系之间进行杂交,所得到的优势来的大。这是因为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系,其基因中彼此之间,相似的程度比较大,我所长的、他亦所长,我所短的、他亦所短,所以得不到互补长短的作用,杂交优势也就落空了。由此可以看出,杂交出优势是有条件的,有时因不慎不但得不到优势,反而是得到杂交劣势,即子代继承了双亲的缺点。要想能得到杂交优势,在竞翔上保持不败的地位,就先必须培育出品系鸽。

一、品系鸽的培育

在进行品系的培育,一般是近亲交配,但实际上在品系纯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干扰因素。其主要有三种:

1.基因连锁的干扰。那些影响归巢性状的好基因和坏基因,如果是在同一染色体上,而且是处于比较近的座位上时,它们间的交换率就很低,因而不良基因的排除就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育种者就必须等待相当长的时间。不仅多繁殖子代鸽,还需要细心观察,当合适的交换发生时,能别具慧眼地把它选出加以培育,以使具有优良性状高度纯合型的组合得以实现。在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到:近亲交配做基因纯合是必然的,但优良基因纯合过程时间的长短则不一定,有时则需要做经几代的培育,所以对此要有思想准备。另外还存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即以一定的数量来保证其质量。

  2.在近交育种的情况下,一般育种者通常是选择身强力壮的近交一代鸽,作为配种之用。这种选配方法,往往有阻滞纯合过程的倾向,其原因在于强壮信鸽配种传代,就不自觉地使杂合型占了优先地位,这就使纯合不那么地顺利发展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随随便便抓一只鸽子,就拿来当种鸽。我个人认为正常的情况下,应选留体型稍小一点的,且没有其他缺陷的。

  3.自发性突变。在长期近交过程中,基因突变是随时都可发生的,虽然突变率一般是很低。但这种突变一但发生,必然使品系的纯合率降低。曾经发现,有一羽两次近亲的突变个体,从外表看不出来有任何问题,但当幼鸽长到50多天时,却发现不会飞,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控制平衡器官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如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近交中出了一两羽废物是不足为奇的。

二、近交的作用

为了使信鸽优良基因组合,从而使之纯一传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种鸽的内部进行近亲交配,同时要进行严格的筛选淘汰,去劣存优。育种者如从一个杂交后代中,选到表现非常优秀的鸽子之后,首先通过近交和选择的方法,在自己的鸽舍里,建立起一个或几个近交系,再予以比较选择,并进行淘汰较差的系,再补入新的近交系,并进行比较选择。在这里再次提醒初养者,当你在引进优秀的种鸽时,最好是选同一血统的一公一母,如只一羽的话,提纯就困难多了。

培育近交系开始可能会由于淘汰许多不良鸽而蒙受损失,但是坚持这样做,必定大见功效,苦尽甘来。另外,还需要说明一下近交衰退的现象。近交衰退使许多鸽友对进行极近亲的近交以及其他的近亲交配怀有很大的戒心。由于在科学上并不严谨的近交衰退这个名词得到广泛的传播,近交的不良效应不幸已被不少育种者强调得太过份了,甚至达到了因噎废食的程度,以致误认为凡是近交就必会衰退。

实际上,近交选择育种的方法,是唯一的一种能使优秀种系产生和保持下去的育种方法。如不这样作的话,各种优良的等位基因好不容易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却由于异型杂交的缘故又损失掉了,这样坐失良机实在是可惜。生物界育种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遇到优良性状的个体,只有通过近交才能把它保持下去,不要怕冒有不良稳性,施行近交是不会衰退的优良品系。

另外要注意,要施行近交系的条件,是在你鸽舍里必须有一流的好鸽子,否则就要空忙一场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先用近交系数进展较慢的近交系统,如叔侄、姑侄等等,进行适度近交:如子代表现较好时,则应大胆全同胞进行交配,以便迅速分离、纯合。科学研究是没有平坦大道,失败都有可能发生的,所以要作充分的思想准备。虽然培养十个近交系,有九个失败,只剩下的一个优良近交系,那也就是成功了!信鸽的培育有多种方法。如杂交培育法,近亲培育法,同系培育法等等。然而,在上述各种培育法中,同系培育法是最容易掌握和能够较快形成品系的一种方法。同系培育法是介于杂交培育法与近亲培育法之间的一种好操作、好定型、好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克服了杂交培育法不断高额引进种鸽的弊端,同时又克服了近亲培育法子代选择及种鸽不易测定的难题。那么,同系培育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

慎重选育种鸽

鸽子在比赛中获得成功,关键要选育优秀种鸽,要想得到一两只极为满意的优秀种鸽,是件相当困难的事。

  目前国内一些鸽友在引进种鸽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误区,一味追求国外名家血统。有些人不惜花重金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去购买,只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只要是外国名人名鸽一代、二代、直子、直女不管成绩如何,是否优秀,也不管那些国家的地理气候,是否与我们所在地及放飞地是否适合,而只是秉承着一应俱全多多益善,而全部收入棚中,把自己的鸽棚搞成国外名家名血的超市。比赛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结果成绩平平或名落孙山。岂不知世界级的赛鸽高手,并不是靠一群种鸽打下辉煌战绩,而是靠几只或一只奠定基础的。这样高手他一生中铭心刻骨的鸽子不过是几只而已,然而有一些人引进之后放得不错,也出了一些成绩,只不过风光一两年,就又跌入谷底。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棚中种鸽品种繁杂,像个杂货铺,组鸽配对出现问题。优秀的种鸽是通过实践在比赛中选拔出来的,只看血统乱用一次气,使自己鸽子的优秀血统流失,而功亏一篑后悔莫及。拿天津为例,会员接近一万,每年发放足环在四十万枚左右,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从国外引进的外籍血统在千只以上,经过几年赛事下来,大家认同的不过只有几路。如“爱亚科普”公棚赛冠军“火箭”配“龙女”,首届石狮公棚赛较好名次的一只英国血统鸽子配“比达思”,及林云达先生送给刘诚志先生的一只“秃头”格马利。这三路血统在天津赛事中源源不断取得了很多好成绩,并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后代,至今已有十几年,其后代还在继续取得很好的成绩。这成功与失败的比例如此之大,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参赛二十余年引进一些鸽子,有失败也有成功。前十名获得近二百次左右,可这些成绩只源于三只鸽子。信鸽竞翔史有力的证明,其优秀的好种鸽极少,极品更少,所以引进种鸽最好是从本地区或国外,与本地区气候地理近似的国家引进血统,选择那些适于本地区,而且家族中能源源不断涌现出优胜鸽的鸽源中选择尖子鸽。血统要单纯,最好是近亲,因为这样遗传基因比较稳定,便于掌握遗传规律,还要注意配种时差异不要太大(如眼砂、头型及身型性能等)。因为差异大基因就不会太稳定,基因不稳定很难延续优秀血统品质。选种时还要考虑种鸽的速度和稳定性,目前国内在五百公里左右级别的比赛中,激烈程度已呈现白热化,尤其是大城市。几千羽甚至上万羽同场竞技,冠军与百名之间只相差几分钟,达到以秒计算的现象。

  所以选配种鸽时,雌雄鸽都要具备稳定高速的性能,没有速度就失去比赛的意义,简而言之,种鸽的血统一定要少而精,要不断的浓缩种鸽的优秀遗传品质,提取精华,才能选出优秀种鸽,做出优秀子代,只有这样成功才能离你越来越近。

这只是我一家之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大家在实践中自己去揣摩。

避免迅速退化的方法

前面我已经谈到如何避免造成鸽子的迅速退化。我曾一再重复,不可一直不断使用同种近亲交配法。现在我反过来,要说如何偶尔使用同种近亲交配法。

有时候可能是鸽舍主人希望采用同种近亲交配理论,于是他把父母鸽跟它们的女儿或儿子交配,或让同胞的兄弟姐妹鸽交配。用这种方法行得通吗?当然可以。除非他不智之举,采用那些有缺点的父母鸽作为基础鸽,这样的结果不理想是可以预料的。配对最重要的是,你选择的基础种鸽必须是百分之百健康,并且它的身体情况也必须百分之百正常。因为差不多所有的鸽子或多或少在身体构造上都有缺陷,无论选择哪两只鸽子作为基础种鸽,都会有一个危险性存在,那就是有可能把它们的缺点集中在子鸽的身上。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形,那就真是无可挽回了。

不过如果你采用同种近亲交配法,生出来的后代是健康的话,那么你应该接着让它和没有血缘关系的鸽子交配。因为没有血缘关系的鸽子,必定不可能具有和它同样的缺陷。你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继续使用同种近亲交配法,不然你必定会失败的。同时,你也不可用一只鸽子之长去补另一只鸽子之短,想让它们交配得到调和的理想结果,例如,用一只体型大的鸽子和一只体型小的鸽子交配,希望能生出体型中等的鸽子。若是你有这样的思想,即表示你还不懂遗传的法则。在遗传学上,绝对不可能存在:父母两个有极端的特征,在一起交配之后可以把这两个极端调和的观念。要矫正父母鸽所有的缺点,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它们的后代和一只没有这种缺点的鸽子交配。这种方法最有可能把祖先的缺点矫正过来,虽然不能说百试百中,可是这种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无论何事,我们都不可寄以太高的期望。用这一类的鸽子进行近亲交配,百分之九十必定失败。可是,请你也不可太过武断地说采用这种交配法必须失败。幼鸽只要是健康的,在淘汰之前必须先经过慎重的试验,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最后我要讲一个故事,作为本段的结束:

几年前,倍帕曼士先生私下对我说,他对于三对采用同种近亲交配法的种鸽所生的后代不满意。通常他所采行的是同种远亲交配法,可是这三对鸽子,他没有办法找到恰当的交配对象。在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人眼中看来,这此鸽子都没有什么缺点,也没有什么退化的迹象。可是它们的表现,则不是用“退化”两字可以形容的。

我问他,那么到底是在哪方面,他对这些同种近亲交配法生出的鸽子不满意?他回答说:“我总觉得那些幼鸽缺少些什么,我想也许这种交配法把它们练得太精纯了。它们一点也没有自发的力量,也没有勇气。它们在平常表现平平,在竞翔中也无法获得什么奖,像其他的鸽子一样,我必须出去寻找一些新的鸽子。”他说到就做到,在多尔山拿逊鸽舍拍卖时,就买了两只最有名的鸽子,再加上他鸽舍中原有的一只最优秀种鸽。他采用了异系杂交法,结果成绩有大突破。倍帕曼士先生没有用多少时间就成功了,鸽舍里出现了竞翔中最出色的优秀选手鸽。他一看同种近亲交配法不行,立刻必须易辙,结果就获得成功。自一九四七年起,他的鸽舍就名声大扬,如日东升。到一九六二年,他的鸽舍名声达到了最高峰,为比利时鸽界人士所侧目。

同种近亲交配——异系杂交——严格的选择——回头交配——严格选择——异系杂交,这是保持一个鸽舍在竞翔中经常名列前茅的不二法门。

赛鸽选配五大途径

对于信鸽来说,种是基础,配是关键。种无疑是最重要的,这就好比盖楼的地基,地基打不牢,这楼就是盖得再高再漂亮,指不定哪一天就会出问题,会垮掉。但是只有好种,如果不能正确的对种鸽进行配对,种鸽的优良基因也不能很好的传递,我们就不能得到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鸽子。

  当你拥有几羽血统纯正、体形优美、赛绩优秀的赛鸽时,摆在鸽友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繁育后代。不仅要保持好的血统遗传,而且要保持优秀的竞翔基因和完美体形的遗传。如果你选择这几羽鸽子作为主血,那么与其配对的鸽子应是血统纯正(或较纯正但要清晰)、骨骼强健、眼型差异,关键是溶血性要好,选择这样的鸽子配对,要的就是保持主血鸽子的直系遗传。为了培育出一代强于一代的鸽子,这里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有关信鸽选配的问题:

  一、说血统

  花开一树香,鸽飞一滴血,血统很重要,血统最重要。血统是鸽子的内在品质,是这鸽子父母代祖代的辉煌赛绩。我们在给鸽子配对的时候很注重参考鸽子的血统,是因为实践证明某两个血统的鸽子相配确实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的机率会比较大,如胡本配戈马利、林波尔配薛中雅、詹森配幕利门、杨龚多拉斯配桑杰士等等。

  二、说眼砂

  有好多鸽友在给鸽子配对时不看眼睛,这里姑且不讨论这个问题对不对。这里笔者只谈谈自己对此一些粗浅的看法:我给鸽子配对必须看眼睛。原因很简单,只要作出的鸽子眼砂与父母种鸽相比眼砂退化,这个配对就已经失败了。有的鸽友认为种鸽配对时眼砂要在明暗、色素、结构、粗细等方面拉开差距,这种观点没有错。但这里我要说的是,眼睛配对是一门艺术,在拉开差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讲究和谐、讲究进化、追求完美、注重色素的搭配。这就好比是画张国画,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你上去来一笔大红,接着再来一笔墨黑,胡乱搭配,最后画成的这幅画还能看吗?同种色素不同结构或同种结构不同色素眼睛的鸽子相配会比较好,另外还要注意几种眼睛的鸽子不能互配:

  1、不要用两只全圈有色眼志的鸽子相配。

  2、不要用两只浅色眼的鸽子相配。

  3、不要用两只眼志相同的鸽子互配。

  三、说羽色

  在羽色的搭配上跟眼睛差不多,在拉开差距的同时还要讲究和谐。在一般情况下,不用两只绛鸽互配,不用两只花头白条的鸽子互配,不用两只垃圾灰的鸽子互配。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绛鸽的,我通常用绛鸽和灰鸽子或雨点鸽子相配。实践证明,绛雄配灰雌通常会组成黄金配对,詹森系中的绛鸽配石板鸽子成功的机率会很大。我不太喜欢像垃圾灰那种脏灰羽色的鸽子,如果是垃圾灰羽色的种鸽,我通常会选比较纯正的灰色或绛鸽与之相配。

  四、说体形

  相信每一位鸽友在给鸽子配对的时候都会看鸽子的体形,我也不例外。如果是三角体形的鸽子要配比较修长一点的鸽子,如果雌鸽体形比较大,最好配一只比较小一点的雄鸽,龙骨高的鸽子要配龙骨低一点的,中和一下。

  五、说回血

  回血配是对鸽子提纯的一种有效途径。现在的回血配包括极端近血配和赛绩沾血配两种。极端近血配一般都是为了保留某个品系或者复制某只鸽子,所以作出的鸽子直接留种。通常父女配留子,母子配留女,这样配出的鸽子退化现象较为明显,作出的鸽子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要慎重选择优良的个体。赛绩沾血配出的鸽子直接参赛,这种回血方法比极端近血配运用的更多,同种血系的两只赛绩鸽相配,这样既能提升血统的纯度又能激发赛鸽的速度,如叔侄配、祖孙配、姨表配、同父异母兄妹配,这样赛绩沾血配出的鸽子一经放路检验取得成绩,便可直接留种,而且做种价值极高。

  种鸽的选配里面确实有很深的奥妙,在给鸽子的配对上同样也要讲究和谐。詹森兄弟中的艾德兰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在给鸽子配对时追求绝对的和谐,绝不会用两只外形反差很大的鸽子相配。

  为了得到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鸽子,为了使作出的小鸽集中父母的优点,弥补父母代种鸽的不足,为了使作出的鸽子不仅是一只好赛鸽更是一只好种鸽,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合理地给种鸽选配。

好血不怕回

众所周知,杂交能出优势,这是物种变异的规律之一,这是我们养鸽人共知的常识。首先当你要用鸽子做种时一定要知道它的血统,上几辈是什么鸽,这样容易成功。回血鸽是保持一个品系长胜不衰的基础,詹森家族近百年的辉煌赛绩,尤以优秀的回血赛绩鸽作为种精,立于不败之地。就我们上海,赛鸽有长、中、短之分,不同的血统品系鸽在不同的赛程上会有不同的优势,如西翁,它在2000公里赛程上有独到之处,在1000公里和500公里也能抢夺上位名次。优秀的外国鸽子更是中、短程的好手,凭着它们的身段,发达的肌肉。

在当今,短赛程几乎成为霸主,这主要和国外鸽友上百年的短距离培育分不开的。西翁当初引进时,也是当时的快速鸽子,是美国的军用鸽子,在速度和定向上有独到之处。以后在中国的60年中,我们只要是在它的定向上发挥了特长,培养出了2、3000公里的长距离鸽子,但不能说它是拖拉机了。众所周知在3000公里的赛程上,当天一定要飞出几百公里的沙漠区,不然天黑就会被沙漠覆盖。

养鸽要研究血统品系,了解不同品系鸽子的特征和特性,你更应该精于提炼,坚固已有的血统,精于提炼,旨在回血。回血可以采用近亲配,远近配,我们的西翁为保持活力,不退化,多采用远血近配。只有当双亲的同血缘的优秀基因组合在一起时,优秀的种精才能出现。当然,其概率的大小,还得取决于双亲的遗传基因的优劣程度,血缘越近,遗传越佳,一旦出现一羽或多羽回血获取过优胜赛绩的鸽子,那胜利之门就为你敞开了。

以上观点,老一辈的养鸽家已经给了我们好多经验,杂志上也做过不少介绍,但好多鸽友还是难懂此道,原因何在?我分析有三:

1、许多鸽友在配对问题上操作过于简单,像的就留,越像越好,其实外型的像是表面的东西,内质的东西是靠放出来的。

2、在回血鸽双亲的选择上缺乏经验,只讲辈分,不讲搭配互补,结果子代遗传的缺陷到重了,一代不如一代。

3、双亲回血容易出现体弱的子代,偶然出现好的,又不敢放,怕丢。要知道好回不怕回,也不怕放,只有经的起考验的才是好血。

解读信鸽育种公式

我喜欢看信鸽方面的文章,经常能看到名家的育种公式,看多了就有个比较,没有两个公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能育出名鸽的方法很多,下面谈一下我的观点。

1、你要是没有好鸽,你用詹森的公式你也作育不出好鸽来,前提是好鸽(好鸽的标准一定要高)不然就不要谈育种。单凭一只超级鸟也不行,一个团队整体水平都要高。

2、名家公式没有两个一样的,育种很随意、是感觉、是灵感,不是公式套出来的,不然谁有公式谁就是名家了。

3、你看名家是舅舅对外甥女,爷爷对孙女等等,你手里的舅舅不是他手里的舅舅,你手里的爷爷也不是他手里的爷爷。就是舅舅也分大舅和二舅,这里选择很重要,能育出一路鸽子的人,鉴鸽也是高手。

4、育种是一条漫长的路,每走一步都是个抉择,一步走错步步难跟,这就是名家为何稀少的原因。

5、还有就是对鸽子的悟性,要有目标,目标不要定得太高,世界没有全能鸽,每个血统都有它的特点。还要保持一颗之以恒的心,要对自己鸽子了解,了解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6、育种公式,最多看它的近亲系数和杂交系数,就足够了。

7、千万不能闭门造车,看世界名家都在不停的引进,其实育种也没有那么难,只有平时多学习多观察,人的道行到了,就等着水到渠成吧。

8、育种还要有运气,你有一棚好鸽可能就缺一个超级鸟。

9、我们中国不缺千里马,我们缺的是伯乐。

10、中国是赛鸽大国,现在是世界赛鸽最大的买家,我们没有自己的东西。

最后祝愿我们早日成为世界赛鸽强国,为我们的赛鸽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