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中洋结合

笔者现正在致力把我国超远程2000公里前三名高位名次鸽,四羽回血后一代鸽与上海1000公里市级冠军的子代鸽杂交。这四羽鸽子,其中两羽是半血统近血鸽,二代有半近血统鸽,又回配原上代四羽。另两羽是有血统关系的亲鸽,三代鸽育出后,杂交800公里冠军鸽,今年已经育出四代杂交五羽小鸽,送一羽到公棚参赛试验,其它几羽直接留下来。

接下来,将用500公里快速鸽杂交四代鸽,育种之路漫漫而有序。

有朋友留言问:

  什么是“中洋结合”?敬请解释一下。

  回答如下:

  一、2000公里前三名是中国近一个世纪的老品系鸽,(高代李种、吴淞系)第一步先近亲回血。

  二、杂交1000公里和800公里冠军鸽都是改革开放后新引进的“洋鸽”(凡王路易国际90号、桑杰士、凡龙系),故称中洋结合。

鸽友论谈:“基因突变”的后代好?

基因突变的后代好

  根据生物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规律,好成绩信鸽繁殖出的子代,未必就会有优秀的基因遗传。一对好成绩鸽,能繁殖出好的子代,就是优秀基因杂交遗传,子代没有好的表现,就是生物遗传。鸽友经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不是绝对的,在生物的遗传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能遗传到优秀基因型的子代,在12%左右,在这个12%左右的幼鸽里,也很难不参加比赛,就能对比出来它们的优秀性。

  我们不能在幼鸽时期判断它们的优劣,但可以根据生物遗传学的规律,找出它们体现出来的特性。任何生物的提高,都是在生物突变中演变进化的,信鸽也是这个构件形成的,冠军雌雄配对,有优秀基因的遗传,它们的子代也能出成绩,不代表它们就是进化提高了,也就是说稳定遗传。再说在幼鸽时,你也把握不准,它就是好,找出有突变的好幼鸽,就容易简单得多了。

  举例说明:二只深雨点,没有任何杂色的雨点,出的子代有白条,这就是基因突变。二只灰出的有白羽,也是基因突变,等等,跟返祖没有关系。出了基因突变的幼鸽,一般都是演变进化了,肯定是比父母要好,出成绩的比例也会大大提高。这样,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手,很简单就能知道你棚的好鸽子了。
 秋罗轻剪:驳“基因突变的后代好”

  前些日子看一位鸽友写的一篇文章,讲基因突变的子代会有好的成绩,我认为是并不十分准确的。

  基因突变,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gene mutation)。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这种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既可能利于某种生物的生存发展,亦可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生物的进化,并非单单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只有一种突变被自然或人工的选择固定下来,最终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够说,某种生物发生了进化。而这种进化,也是相对而言的。

  举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例子,我们日常豢养的家禽,皆是由野生禽鸟驯化而来。以鹅为例,多数观点认为,家鹅是由雁驯化而来的,大雁每年要做长途迁徙,其飞行能力自不必说,而家鹅由于被人类长期驯养,已丧失了飞行能力。这种飞行能力的失去,放在自然环境中,是对生存不利的,而对于人类而言,这却是一种有意义的进化,这种改变使得家鹅更难逃逸从而容易被圈养。

  在赛鸽身上,道理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种鸽繁殖过程中,同样会发生一些或细微或明显的突变。产生突变的幼鸽,可能成为赛场健将,也可能会成为盘中菜鸟,这些只得交予天空检验,于我们而言,是无法准确预知的。

  另外,作者所说两只深雨点作出白条幼鸽属于基因突变,这个解释难以令人信服。赛鸽羽色基因的遗传是一个复杂的机制,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遗传原理。由于本人未进行过深入研究,只作一个猜想性的简单解释。假设A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将该基因记为R,B羽色基因为隐性基因,将该羽色记为r。那么当一羽赛鸽基因型为RR、Rr时,由于显性基因的存在,表现型即为A羽色,只有当基因型为rr时,赛鸽表现为B羽色。但当两羽基因型为Rr的A羽色赛鸽交配时,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其子代基因型会有三种,分别为RR、Rr和rr。即后代有可能有B羽色的出现,而这并非基因突变的范畴。因此后代的羽色并不能成为判定其是否发生基因突变的标准。

异色鸽摇篮:甥舅配出稀少羽色

异色鸽的摇篮

  鸽舍有一羽10年的灰雄,系11年河北深州博友春棚归巢鸽,当年该棚收鸽六、七千羽,决赛残归200多羽,这羽鸽子九死一生,胜利归来。

这几年,它的子代、孙代多次进入公棚预、决赛前百名,分别为12年秋河南红鼎公棚预赛51名,13年秋洛阳辉煌公棚180公里首关殿军,13年秋郑州兴隆公棚决赛32名,14年秋郑州兴隆公棚决赛63名。在羽色方面,作出的子代有银红、银红石板,孙代有银红石板、石板楞等。

今年,我给它调整了一下配对,让它与它的外甥女祥和公棚决赛14名相配,没想到作出异色鸽的几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近亲回血鸽互配 更易获好鸽

近亲回血鸽互配的利与弊

近亲回血鸽互配有利也有弊,这个问题要拿到特定的条件下来说明,才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相信大多数鸽友,都作育过近亲回血提纯的种鸽,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近亲回血鸽在现实中应用的怎么样,子代表现是否胜出父母;究竟怎么样运用近亲回血鸽配对,才能培育出种赛两用的赛鸽,达到预期的育种目标?这些很少被人谈及。

其实近亲回血鸽互配,有利有弊,下面就个人的经历谈一谈,以供大家参考:

利:不同品系的近亲回血鸽配对,培育的子代更容易获得杂交优势。这是因为回血鸽本身相对来说纯度比较高,其遗传性能优良,能较好地把该品系的优势遗传下来,从而在其子代鸽身上得到表现和发挥,青出于蓝胜于蓝,这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将两个不同品系的近亲回血鸽相配,由于血统纯度高,更容易获得杂交优势,子代不仅抗病能力强,而且身体强壮活力四射,聪明伶俐,至于比赛成绩,有待日后检验。今年本人将引进的国家一号母子回血雄鸽,与本舍姑侄近亲配回血雌鸽相配,作育的子代个体素质相当不错,期待今年秋天能出成绩。总之配对一定要掌握好度,坚持“血统纯度配”,避免不靠谱的“杂杂交配”。

弊:如果用错了劣质的近亲回血鸽,会导致育种失败。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对近亲回血鸽精挑细选,选择优秀的种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不同品系间近亲回血鸽相配的方法,优越于简单的杂交配对,更容易获得优秀的种赛鸽。一家之言,希望能与全国鸽友:共同成长进步!

游隼戮杀天使——云南战鸽轶事(四)

然而在距离保山机场附近营地7-8公里左右时,一个响雷将一阵雨抖落下来,三只战鸽不顾一切,冒雨猛冲,终于在晚7:41时到达保山基地。嘉丽二姐妹迅速收翅,降落在战鸽服务营起落平台上。而福冈三弟感觉不对劲,继续绕营地两圈。由于羽毛湿重,也只好勉强落在距离战鸽服务营起落平台上二十来米远的地方。

福冈邂逅嘉丽——云南战鸽轶事(三)

双方的战鸽究竟携带了什么信息呢?东去保山的三只美军战鸽和西去龙陵的二只日本战鸽会将重要信息平安带到自己营地吗?转眼间六只战鸽已经消失在阴沉沉黄昏的天际线外,松山上空除了萧萧松涛的风声外,一片静谧,恶战即将来临。

展翅怒江松山——云南战鸽轶事(二)

双方同时派出了三羽战鸽,日军在怒江西岸龙陵腊勐竹林坡一带放出了三羽战鸽,由于强大的西南阵风和穿山风的作用,三羽日军战鸽在放出之后顺风朝反方向飞行了一段距离,也就是朝怒江东岸中美军聚集一带飞去。